8月23日,陈仓区虢镇街道西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燕利做客宝鸡经济广播,围绕“家里分清 点上投准 共建美好家园”这一话题与大家现场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
陈仓区虢镇街道西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燕利(右)做客宝鸡经济广播
西街社区现有居民4869户,12789人,居民小区53个,其中物业管理小区9个,单位自建楼小区35,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9个,是陈仓区确定的首批创建垃圾分类的示范社区。目前社区有垃圾分类亭7座,垃圾收集屋2座。已在5个居住小区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垃圾分类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事,西街社区始终按照“宣传引导→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的垃圾分类全程分类要求,打造规范标准的全闭环生活垃圾分类体系,采取分类分级、分阶递进的培训方式,邀请分类办专业人员对社区工作人员、小区物业、督导员、志愿者以及辖区公共单位开展培训8场次650余人次。
刘燕利:
【西街社区在区垃圾分类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立足辖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推进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以西城花园小区为示范,推行“家里分清、点上投准;撤桶并点、定时投放;桶边督导、巡检纠错;分类收运、分类处置”的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亮点。并通过交流互评互比,取长补短,积极将先进经验推广到其他小区。目前己成功创建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个,区级示范小区的4个。成立了一支53人的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
生活垃圾分类说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比较费时费力。要把垃圾分类工作干出成效,养成“家里分清,点上投准”的分类习惯,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西街社区在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之初就把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作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主要手段,通过内部开会学习、邀请区分类办宣讲员分层次召开培训会和讨论的形式,加强垃圾分类知识学习,让整个社区的思想得以统一,垃圾分类意识有效增强。
在此基础上,街道通过发动小区物业公司、业委会、辖区党员、志愿者等逐个小区开展敲门入户,全面动员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同时,在小区设置垃圾分类宣传点,在小区醒目位置悬挂宣传横幅,绿地内安装宣传地插等形式,加大垃圾分类氛围营造,通过不断的强化宣传,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掌握了家庭垃圾分类方法和点位投放要求,“家里分清,点上投准”分类意识正在慢慢养成。
刘燕利:
【西街社区根据垃圾分类工作要求和流程建立了垃圾分类分级、分块负责管理制度,设置了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点位宣讲员、督导员和保洁员工作岗位,制定了相关工作职责,实行挂牌公示,接受小区居民的监督。通过责任层层落实、分块负责,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
为改变小区居民常年来养成的垃圾出门就扔的习惯,社区积极分析调研,从完善设施投放设备上下功夫。街道联合物业在小区安装垃圾分类收集亭,将各个楼栋前的垃圾收集桶张贴分类标识,全部撤并到收集亭中摆放,实现了生活垃圾由分散收集投放为集中收集投放;另外有条件的大型小区对小区原垃圾集中收集点升级改造为分类垃圾收集屋,将收集满的分类桶及时运送至收集屋中暂存,实现垃圾分类分区存放,以便分类收集运输。
刘燕利:
【社区中的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西城花园小区积极引进了垃圾分类智能巡检系统,为每个垃圾分类收集亭配置安装了智能巡检设备,并向每户居民免费发放带有二维码的可降解垃圾袋,通过智能巡检系统后台与住户实名绑定,在每次居民投放垃圾时,督导员通过智能巡检设备扫码对预投垃圾进行称重、等级评价和积分,居民可利用自己累计的积分在物业礼品兑换点兑换相应日用品,对投放错误或分类不达标的可通过垃圾袋上的二维码进行源头追溯纠错。随着各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有效增强了广大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
社区在开展集中督导纠错,强制分类的基础上,强化居民分类习惯的培养,并根据居民垃圾日常投放时间习惯,确定垃圾投放时间段,最终实现“定时、定点”投放和督导,逐步形成常态化的垃圾分类投放机制。
为了使小区居民尽快养成“家里分清,定点投放”的好习惯,社区强化督导纠错,开展强制分类。积极动员物管人员 、居民志愿者和督导员,分别在垃圾分类收集点开展全天候垃圾分类投放引导和桶边督导,对前来投放垃圾的居民实行开袋检查,查看垃圾是否分类达标,对分类不达标的现场指导重新分类,准确投放。在此基础上,安排专人,每天在垃圾分类收运前,对所有分类桶内的垃圾再进行一次分拣,确保各类垃圾分类准确、达标,符合分类运输标准要求。对分类不达标或未准确投放的生活垃圾,通过扫描垃圾袋上的二维码进行责任倒查,实行上门督导和扣分,并在小区张贴告示进行警告。经过一系列的引导和督导,西街辖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显著提升。
垃圾“分类”是手段,开展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是目的,西街社区加强分类垃圾管控,安排专人负责对收集满的分类垃圾桶进行转运。同时,及时与区上确定的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单位签订分类收运协议,实现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预约上门收运,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运,区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单位,严格落实垃圾分类收运标准要求,加强对收运垃圾的检查,做到对分类不达标的垃圾拒绝收运,杜绝小区生活垃圾先分后混、混装混运现象。
刘燕利:
【下一步,西街社区将与物业公司进行对接,落实物业公司主体责任,针对老旧小区,将积极联合“双报到”单位,加大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撤桶并点工作,有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在单位及小区内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减量氛围,扩大宣传面,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积极推广“家里分清、点上投准,撤桶并点、定点投放,桶边督导、巡检纠错,分类收运、分类处置”的经验模式,为建设幸福美丽、和谐宜居新陈仓贡献力量。】
记者:小布
编辑:莉莉
编辑:潘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