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宝鸡市戏曲剧院青年旦角演员郭卫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经典秦腔《游西湖》一下子火了起来,她表演的秦腔绝活儿“吹火”,好评如潮。宝鸡人民广播电台《西秦戏迷乐》节目邀请郭卫华走进直播间,参与“曲中日月长,戏曲最青春”系列访谈节目。
宝鸡是西秦腔的发源地,丰厚的历史资源,绵延不辍的周礼之风滋润和吹拂着这块戏曲的土壤。这块土壤也岁岁年年生长着戏曲的种子,他们生根、发芽、成长……成为参天大树,传承着秦腔的火种。《西秦戏迷乐》节目特别推出“曲中日月长,戏曲最青春”系列访谈节目,为广大戏迷和听众推介一批我市优秀的青年演员,和大家走进这些青年演员的生活和工作中,聆听他们的精彩唱段,感受他们的激扬青春。
本期嘉宾:宝鸡市戏曲剧院青年旦角演员:郭卫华
2023年,主持人第一次接触郭卫华的时候,就被她与角色共情的认真和投入所深深吸引。秦腔《安安送米》表现的是一段子孝母慈,感人肺腑的故事。尽管只是彩排,但是郭卫华饰演的庞三娘和都盼盼饰演的安安都是全情投入,脸上已经分不出是汗水还是泪水了……
小时候的郭卫华聪明活泼,喜欢唱歌跳舞,9岁的时候因为家中亲人唱戏,她深深的喜欢上了秦腔。在母亲的坚持鼓励下,郭卫华13岁进入宝鸡的一家戏校学戏。按照学戏的年龄来说当时她已经偏大了,但是她硬是克服了种种不利条件,勤学苦练,别人跑三圈圆场,她就跑五圈、十圈,就是凭着这股韧劲儿,她练出了扎实的基本功。
恩师刘兰萍为郭卫华排演的第一出戏是《慈母泪》,那个时候的郭卫华还是十几岁的少女,如何能够揣摸出人物的心理,她完全没有任何的经验,但是老师一次次的教,她一点点的融会贯通,就是这样她圆满的完成了这个角色,也对秦腔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郭卫华以正小旦应工,进入宝鸡市戏曲剧院工作后,她并不拘泥于正小旦的角色,大胆尝试了许多不同的角色。在《谢瑶环》中她是威严的女皇;《庵堂认母》中她是悲情的王志贞;《铡美案》中她是坚韧的秦香莲;《包公赔情》中她是深明大义的嫂娘……
塑造众多与众不同的角色,郭卫华说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优点,她能够很快的融入角色中,与角色共情。其实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在现代剧《周原儿女》中,她饰演的是一个“疯姑”的形象。这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配角,但是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不仅学习经典名剧《失子惊疯》,还在各个影视剧中观摩学习“疯子”的举动。一次坐公交车,郭卫华发现车上有个人似乎有些“疯癫”,她就一直观察,从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到她的眼神,终于让她悟出了“疯子”的表演特色。
不管角色大小郭卫华都是孜孜以求,严肃对待,她说,不管主角配角,只要有演戏的机会她就上,她相信“勤能补拙”,只有在不同的角色中,不同的唱腔中打磨学习,自己的戏曲技艺才能日臻成熟。
《游西湖》是郭卫华的启蒙戏,由西府名旦刘兰萍老师亲自传授于她。 “吹火”绝技对演员要求很高,演员吹火前将松香包噙在口里,用气吹动松香包,使松香末飞向火把,燃烧腾起火焰。
为了练好这个绝技,郭卫华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次次练习,把头发撩着都是常事。勤学苦练下,郭卫华的《游西湖》“吹火”绝技日益娴熟。因此,这两年每到外地演出几乎都会演出这折戏,“吹火”最多的一次,她一口气吹了一百七十六口,让台下的观众直呼“过瘾”!
在戏曲芳草地里已经摸爬滚打了24年的郭卫华,如今依然在为秦腔而坚守奋斗着。2023年郭卫华和几位同事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锁麟囊》培训班。远赴甘肃的学习让郭卫华从唱腔到身段,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2023年郭卫华和几位同事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锁麟囊》培训班,这次学习让郭卫华从唱腔到身段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在当年年底,为宝鸡父老奉献了这出经典名剧秦腔《锁麟囊》。台上水袖翻飞,台下如痴如醉。在戏曲芳草地里已经摸爬滚打了24年的郭卫华,用自己的努力和执着赢得了戏迷观众的认可,如今依然在为秦腔而坚守奋斗着。
节目收听路径:
【请进入“宝鸡一点通”APP——宝鸡视听——回听——西秦戏迷乐】
记者:党祺 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