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稿】宝鸡:医疗服务“进万家” 服务百姓“零距离”
宝鸡市融媒体中心
2025-04-11 20:57:35

健康底色是群众的幸福成色,好就医、就好医是群众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为更好满足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宝鸡市卫健委始终坚持组织专家深入基层,上门开展便捷、贴心的诊疗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月9日上午,在渭滨区新建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今年68岁的何秋侠老人一大早就来到这里的义诊点做基础检查,听医护人员普及医疗卫生知识,这也成了她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渭滨区新建路社区居民  何秋侠:

【今年已经组织(义诊)好多次了,我只要有空都积极参加,都是知名的专业医师为我们老年人免费测血压、测血糖、量体温、按摩、推拿等一系列服务,为我们老年人寻医问诊提供了方便,又能时刻关注到自己的身体状况,感觉特别温馨。】

事实上,像这样的义诊活动,在小区和广场,那可是屡见不鲜。对此,家住金台区十里铺街道斗鸡社区的居民葛愉乐深有体会。

金台区十里铺街道斗鸡社区居民  葛愉乐:

【现在确实是方便多了,你看经常有解放军三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人民医院(宝鸡第三医院)到这来设一些(义诊)点,牙科啊,其他的疾病这都检查,发点宣传资料,确实是做得挺好。年龄大了,到医院去不方便,门口这经常一检查,挺好。】

普及义诊活动,让“送医送药送健康”的“触角”延伸至群众家门口,这也是近年来宝鸡市卫健系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在宝鸡市,“义诊进基层”已成为常态,各大医院以不同主题不定期开展义诊活动,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

宝鸡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 叶彦军:

【从过完年三月份开始,我们下去到基层做这个乳腺、甲状腺、妇科癌症的一些相关知识(普及),大概筛选人数600-700人,我们主要是呼吁所有人更多地关爱女性健康,尤其是乳腺、甲状腺疾病。因为它的特殊性,好多病人就诊的模式方式不正确,有些病人疼了才跑到医院看病,但事实上真正的乳腺癌是没有症状的无痛肿胀的块,我们就是想让老百姓正确认识这个疾病,从而起到预防的作用。】

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医疗资源短板逐步补齐,老百姓看病“距离”逐渐缩短,尤其对于特殊困难群体来说,这个“距离”不仅缩短到了家门口,更是延伸到了家中的病床边。

最近,宝鸡市口腔医院陈仓园院区的医生,隔几天就要背着医药箱为附近的一名患者提供送医上门服务。

现场音:好了好了,不哭不哭,再有啥不舒服,给我说就行了,好,好,太谢谢你了!】

据了解,家住陈仓园社区的患者王女士,因脑出血导致瘫痪,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近期,突发的牙齿疼痛,更是让她痛苦不堪,甚至到了影响正常进食的程度,情急之下,王女士的家属魏小勤来到家门口的宝鸡市口腔医院陈仓园院区求助。医生上门服务后,不到半小时,王女士的牙齿疼痛就得到了有效缓解,医生的专业治疗和贴心服务,让患者和家属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患者家属 魏小勤:

【医生说你要是实在下不来,我就上门给你服务,我没想到他会说这样的话。过了几天,他过来又上了次药。人家也忙得很,我看都排队呢。】

为群众办实事,关键要突出一个“实”字。长期以来,市区大医院设备先进、专家众多,而偏远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匮乏,群众诊疗疑难病症需要长途跋涉进城就医,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群众“就医难”问题愈发突出。为此,近年来,宝鸡市各大医院积极组建义诊服务团队主动深入基层特别是偏远地区开展义诊服务活动,切实把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了群众身边。

今年3月14日清晨,在宝天铁路8359次列车上,宝鸡第三医院的义诊团队随行开诊,让沿线的铁路职工和群众享受到了“移动义诊”的便捷和暖心。

铁路职工 张天荣:

【我经常奔波在一线,颈椎非常不舒服,医院专家走进车站给我们进行健康义诊,我就过去做了个检查,医生给了我一些建议和指导,我以后会按照医生的建议好好保养身体,非常感谢他们。】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近年来,宝鸡市卫健系统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从患者最现实的需求出发,织密医疗“服务网”, 答好民生“暖心卷”,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就医新变化、新体验。据统计,今年1到3月份,全市卫健系统累计开展医疗志愿服务活动近百场,参与专家、志愿者千余人次,直接惠及群众近两万人,源源不断地把健康生活送进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记者:侯晓敏   方菁

编辑:袁超

编辑:方菁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