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又有趣 “博物馆”搬进“课堂里”
宝鸡电视台
2024-05-17 10:21:39


       博物馆里承载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生命因为有了记忆而精彩,国家因为有了记忆而厚重,民族因为有了记忆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博物馆就是最好的“第二课堂”。既然是课堂,那最好能够出现在学校里。宝鸡北首岭博物馆就是这样做的。

金台区群众路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 贺子洋:这是我制作的北首岭人的居住地,看,这里面有一堆堆篝火,里面是北首岭人取暖的地方,旁边的这个小河是金陵河,是他们渔猎的地方。这个小人就是北首岭人,绕着房子的石头是北首岭人(用来)踩脚的地方,这是树,还有花。谢谢大家。

5月1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鸡北首岭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到了金台区群众路小学,除了开展手工制作体验活动外,又以《“穴居野处”到“住有所居”》为题,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历史时期,为孩子们介绍了各个时期的先民居住场所的演变过程。

宝鸡北首岭博物馆宣讲员 张 莹:170万年前的时候,我们的先民他们大概是长这个样子的。他们生活的旁边,是不是有一条河流流过?是。

金台区群众路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 吴郑媛:先民们的智慧与匠心令我深深敬佩。

据了解,为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宝鸡北首岭博物馆决定在5月13日至6月8日期间,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博物馆月”暨宝鸡北首岭博物馆“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月”活动。

宝鸡北首岭博物馆宣教部主任 孙雅儒:通过馆校合作、研学基地建设、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等丰富多元的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具有特色的品牌教育,打造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记者:相尹哲

责编:张砚  田静

审核:李军峰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全部评论(0
评论
点赞
收藏
打开APP看全部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