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残疾青年张新:无悔青春在追梦路上美丽绽放
宝鸡市融媒体中心
2025-04-09 17:19:25

一个人的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不断超越自己,因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奋力拼搏。扶风县残疾青年张新,就是这样的。他在1岁多被确诊为脑瘫,14岁拥有人生第一个轮椅,19岁靠自己的努力赚到第一桶金,23岁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大门,30岁他带领着一批人逐梦……可以说,这三十多年来,他用坚强和执着、用心血和汗水,不仅在书写着自己的追梦人生,也照亮了一群人的筑梦之路。

初春时节的扶风县街头,暖阳和煦,春色正好。记者在一处叫“扶风县天使之家助残服务中心”的工作室里,见到了该中心的创始人张新,他正在进行网络直播,推销由中心残障人士组成的团队制作的手工艺品——“太阳花”。

现场声:欢迎大家来我们直播间,进来的人打打字、聊聊天,感谢大家支持与鼓励,这是我们做的手工,有需要可以给我发私信,一朵十块,谢谢!】

“90后”青年张新,家住扶风县城关镇,1岁半的时候被确诊为脑瘫。6岁之前,父母带着他前往西安以及周边城市求医问药,积蓄耗空,但收效甚微,张新依旧是无法正常站立行走,只能在地上艰难地爬行,这一爬就是漫长的14年。

14年里,张新看着父母辛苦外出,兄姐上学、上班,他孤独、无助,但却心存不甘。小时候,他常常爬到大门口,通过门缝看看外边的世界,渴望能够和别的小朋友一样愉快地玩耍,开心地去上学。

命运的转机藏在坚持里。14年里,张新虽然无法走出家门,但坚持和哥哥姐姐学习、识字,了解外面的世界,他想和哥哥姐姐一样,赚钱养活自己,为家里减轻负担。2008年,张新有了人生的第一辆手动轮椅,他用双手艰难拨动着轮椅,走出了家门,开始帮着父母守着水果摊。在摆摊中,张新学会了和顾客之间的沟通,也体会到了赚钱的艰辛和不易。2012年,父母为他购买了一台电脑。就是这台电脑,为张新开启了新的未来。

扶风县残疾青年 张新:

【我通过电脑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多么多姿多彩,多么好,通过电脑交了朋友。】

通过电脑,张新走进了互联网世界,也接触到网络直播。他看到有残疾人通过网络直播赚钱谋生,在学习了几个月后,2013年10月,张新在直播语音平台上签约成为一名主播,由于张新的直播新颖、有趣,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00元。

网络直播远比想象的艰难,张新一边学习,一边摸索总结经验,就这样,断断续续做到了2016年,张新有了一定的收入,不仅给家里减轻了负担,也为自己买了电动轮椅。

收入逐渐稳定,张新却从未忘记自己的另外一个梦想——上学。

扶风县残疾青年 张新:

【我当时就觉得我想上学,我有一个上学的梦想,因为小时候没有上过学,这个梦一直在我梦里深埋着。】

2016年,通过朋友介绍,张新成为陕西省自强中专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学生。在自强中专学习的三年里,他交到了很多朋友,获得了技能竞赛桌面排版二等奖、视频后期剪辑二等奖,被评为学校“自强模范”。

2019年毕业不久,张新就参加了扶风县第一届残疾人技能电子商务培训,并获得“优秀学员”。随后,张新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网店。网店开办后,张新一边做电子商务赚取生活费,一边做短视频录制帮助商家做宣传,同时,也开始带着周围的残疾朋友一起做直播、拍视频,让他的每一天过得忙碌而又充实。

扶风县残疾青年 张新:

【能通过我的视频,能帮助到别人;能通过我的视频,(让他们)有曝光度,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价值,干网络拍视频的价值。】

看着周围的残疾朋友,慢慢走出家门,追逐梦想,张新发现了人生更重要的意义——公益助人。张新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是2014年“六一”儿童节,那天,他在扶风县百合广场看到了“红马甲”们为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组织的爱心活动,张新将身上仅有的200元钱投进了募捐箱。

扶风县残疾青年 张新:

【2014年6月1日,是我第一次接触公益,也是我第一次参与公益。我的内心想法是:通过互联网,那么多人帮助我,我应该拿出一部分(收入)去帮助别人。】

从那天起,张新穿上了“红马甲”,成了一名志愿者。从义卖活动到“爱心黄手环发放”,从为孤儿过生日到慰问环卫工人,再到通过直播帮助农户销售农特产品,10多年来,助人“筑梦”,张新从未停止。

扶风县残疾青年 张新:

【虽然我是一个残疾人,我也能通过我的努力、我的行动能帮多少算多少,我想用我的方式、我的方法,让这个群体摆脱那种孤独,这个社会很美好。】

2024年,张新正式创立扶风县天使之家助残服务中心,给身边的残疾朋友提供了一个创业就业的平台。来自扶风县城关镇的胡小霞,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腿伤不能走路,后来通过张新的视频鼓励,不断加强复健锻炼,如今她已经成了天使之家助残服务中心手工制作团队里的一员。

扶风县天使之家助残服务中心员工 胡小霞:

【我是通过短视频认识张新,觉得他人特别励志,就过来找他,他这里有做手工活儿,我就过来学习,做了有一年了,材料都是张新买的,有的时候在工作室做,有的时候拿回家做,基本生活都可以(维持)。】

一年来,在扶风县天使之家助残服务中心2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总能看到忙碌的身影,有人埋头缝制工艺品,有人认真学习手工编织技术,有人在电脑前热情直播销售……这里没有悲情的叙事,只有奋斗的高歌。

扶风县天使之家助残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 张海泉:

【对我们这个群体来说,有这样一个地方,有这么一份事,至少从心理上有一个抚平创伤的机会、平台,大家一起和睦相处,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我们是相辅相成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平台。】

张新说:“因为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伞。”张新直言,他的目标不仅仅是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更是要让他们在这里找到自信和希望,去实现最美的人生梦想。

扶风县天使之家助残服务中心创始人 张新:

【我4月份的计划是:做个调研,先把社区这些残疾人逐户上门去调研,去看他们需要什么东西,需求是什么。通过他们的需求,逐一去怎么帮,我是去找什么资源,也有了思路,也有个下手的地方。】

记者手记

凡人微光,大爱无言。

采访张新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三个多小时的采访,温暖而感动。采访结束的时候,张新推着电动轮椅出来相送,他站在工作室门口,手里捧着手工制作的“太阳花”,阳光折射下,“太阳花”绽放的花瓣灿烂而耀眼,就仿佛张新逆流而上的信念与力量。

张新说,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残疾朋友们,即使身有残疾,也能自信地追求梦想,活出精彩的人生。

记者:张茜

编辑:袁超

编辑:张茜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