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8点,央视《中国书法大会》带您领略宝鸡青铜重器金文之美
宝鸡市融媒体中心
2025-06-20 17:01:32

《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第二集将于今晚(6月20日)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开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本期节目将聚焦何尊、墙盘、㝬(hú)簋三件宝鸡青铜器,展现这些瑰宝上的金文之美。

宝鸡是周人礼乐文明的发祥地,从先祖古公亶(dǎn)父率领周族迁徙定居于此,直到西周灭亡,这里一直是周人最为重要的宗庙所在地,因此有着极为丰富的青铜器窖藏。迄今为止,这里出土了2000多件青铜器,也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中大多都有铭文,而且历史上著名的长篇巨制几乎都来自这里,从书法角度出发,本期节目选择了何尊、墙盘、㝬(hú)簋三件青铜重器来进行重点展示。

何尊,西周早期青铜器,有铭文12行122字

墙盘,西周中期青铜器,有铭文284字

㝬(hú)簋,西周晚期青铜器,有铭文12行124字

何尊、墙盘和㝬(hú)簋铭文的变化,代表了西周时期以金文为代表的大篆书风的发展演进过程,从早期何尊的自由活泼到墙盘、㝬(hú)簋的庄严秩序,展现了周人日益增长的人文精神,更折射出礼乐文化的深入人心。这种秩序精神经由儒家文化传承,绵延三千年之久,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史和书法史。

节目中,考古学家徐天进将倾情讲述“周原三器”的故事。

在1000倍镜头的放大下,可以看到沟壑纵横的文字,一如在它出生地上横亘的秦岭与日夜流淌的母亲河渭水。

在纸张发明之前,中国书法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们刻于甲骨,铸于青铜,书于竹帛,留于山石,多种多样的材质见证了早期中国书法的自然演变和蓬勃生命力。

今晚8点,锁定央视综合频道(CCTV-1), 感受宝鸡青铜重器上的书法艺术盛宴。(素材来源:央视科教)

编辑:陈云哲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