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政

【陕西·考古】二龙塔

2023-08-16 15:15:49

作者

评论
0

二龙塔是唐代方形密檐式砖塔,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温家山村东南1.5公里的蛟峪、土门峪之间的梁坡上。始建年代无考,原层级有七级、九级、十一级、十三级四说。1988年文物普查资料显示,其建筑风格与西安小雁塔颇为相似。普查时残存六级,残高18.65米,底边残长7米。塔身底层较高,二层以上锐减,每层南北两面辟券门。层间叠涩出檐较短,檐下砌两排菱角牙子。塔身底部残蚀较甚,壁砖大面积剥落,残存壁厚2.16—2.20米,暴露地宫有唐初典型的莲花纹方砖。塔内原有木质楼梯,清末毁于兵燹。塔刹流散在塔北1.5公里处的吴家沟村,系块石雕成,平面呈方形,边长0.5米,高0.6米;分四层,逐层递减高宽,第四层雕出圆形宝顶。据有关资料和实地采访,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期,该塔第七层被拆除,塔砖用于搭建小高炉(继续拆除时因故终止)。2005年,长安区文物局筹资40余万元,对塔体进行保护性维修,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补葺塔壁和塔檐,维持“残存六级”的旧状。修葺后,实测底层每边长7.35—7.61米,西壁南偏东20度;原底层券门下半部用砖封堵,示意不能入内。维修时,塔身地面添建有砖砌方台,每边长12.5米,高0.18米。

二龙塔

二龙塔

关于二龙塔性质,历来有佛塔和风水塔(镇水)两说。持风水塔论者认为,该地古时常有(秦岭)山洪侵袭,因传为制止水患频发而修筑该塔,以期镇住蛟峪、土门峪两条毒龙。就古人语境而言,诗人王维有“安禅制毒龙”句,可见唐人意识中,内心“毒龙”和自然界“毒龙(水患)”宜以修禅或修塔镇之。另有学者认为,该塔实为“昙远禅师塔”。依据是明代赵崡在《游城南》中述及:“考寺直至玉案山北,是故龙池寺。东北坡上,有昙远禅师塔。”此说未得到实物资料佐证。

2003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二龙塔”为第四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塔身及其基址四面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南外延40米,东、西、北外延10米。

(稿件原载于陕西省文物局主编《陕西省志·文物志》)

点赞0

收藏

评论
已输入0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