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生

【绿水青山】陕西旬阳市棕溪镇:“河长制”点亮“绿水青山”

2023-08-16 15:18:20

作者

评论
0

早上8点钟,旬阳市棕溪镇瓦房村党支部书记贺学明从家到村委会,沿途5公里的上班路,也是他作为村级护河长的“巡河”之路,在“巡河”的路途中,经常遇到一群悠闲的“游客”,这是让贺学明非常自豪的事情。“现在汉江白鹭是很常见的。”贺学明说,“这一群白鹭会在天气晴好的日子在水潭边漫步,步态轻盈,神情悠闲,每次来就喜欢停留在正对村委会门口的水塘边,一会在浅水处戏水觅食,一会在山岩边赏水静立。”

贺学明在巡河

      贺学明在巡河

水变清了,山变绿了,各类鸟儿也越来越多了,特别是白鹭的到来为村里增添了许多灵动的景致,也激发了村民爱护环境的自觉性。“现在的瓦房村,从党员干部带头干,到全民参与行动,共治共享的河长制,不仅让村容变美了,更让民心凝聚了。”贺学明说,“目前,瓦房村村组党员干部组建了10余人的志愿者环境保护队伍,主要职责和任务就是‘三巡’,一是巡河,管住在河中倒垃圾、排污水等行为;二是巡山,禁止乱砍滥伐、焚烧秸秆、焚烧柴草。三是巡渔,监督渔船收桨上岸。”贺学明每天都要督促各户院落的环境卫生、查看垃圾池清理状况、联系全村六个组护林员巡山,最后记录统计。

生活在江边的段正林是棕溪渡口一艘渡船的业主,也是一名老“船公”,汉江的变化他都历历在目。“以前这里挖采石沙,砍伐树木,到了旱季,渡口的水位不断回落,大大小小的水坑和石堆随处可见,我停船的码头每年都要挪好几个地方。通过治理和保护,现在江边的风景就像旅游景区一样,我的渡船不光为客人摆渡,更是船客们最喜爱的拍照打卡处,现在我也是政府聘任的义务护河员了。”

风景秀丽的汉江

      风景秀丽的汉江

2019年,棕溪镇全面实施河长制,组建了“护河长+护河员+护林队+志愿者”的护河队伍。开展汉江治理绿化工程,清理沙石采挖,禁止秸秆焚烧,禁止非法捕捞,修建集镇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填埋场。通过一系列管护机制和治理举措,如今的汉江的水质纯净,水量丰沛,风景秀丽的汉江,成了人们最喜爱的休闲游玩地。

在海拔1400多米的马鞍山上,一株株茂盛的马尾松林,郁郁葱葱铺满一座座山梁,绿色的林海,一望无边,深入到各村的入山路口,随处可见醒目的护林标语。近年来,通过飞机撒播树种和各村组建专职护林队合力封山管护,马鞍山的这处自然雨水“储备库”越来越丰茂,山林植被和湿润的气候,也涵养了汉江丰沛的水源,丰润了一片片村落农田。山脚下的吕槽、王院、黄土三个村都是烤烟种植大村,七八月的山头,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烟田。“种植烤烟,充沛的雨水是关键。这几年没有人上山砍柴伐木了,环境变好了,农户烟田边水池管网水量也大了,这保证了每年的收成。”种植了几十年烤烟的烟农张多平,提起河长制对产业发展影响深有感触。

山林植被和湿润的气候丰润着绿油油的烟田

      山林植被和湿润的气候丰润着绿油油的烟田

“我们村作为全国文明村,正在聚力建设生态样板村,按照水润林、林护山、山增绿、绿兴业的绿色发展路径,全村主要发展烤烟、拐枣、核桃、魔芋等绿色产业,同时着力保护好马鞍山国有林场,努力让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环境保护实现融合,让持续发展的后劲更足。”王院村护林队队长、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描绘着生态样板村的远景和蓝图。

在不断深化做实的网格河长制中,棕溪镇从政府到群众,从大江大河到小溪沟塘,从国有林场到田边产业,一处处绿色的“河长画笔”,正描绘出一幅幅山水富饶的美丽画卷。

点赞0

收藏

评论
已输入0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热点推荐